「與學生和老師談新聞和資訊」啟動禮近百師生出席
一直積極推動傳媒教育的香港報業評議會,獲優質教育基金再度撥款,舉辦全新的「與學生和老師 談新聞和資訊」計劃,於2024年2月24日在灣仔溫莎公爵社會服務大廈一樓禮堂,舉行啟動儀式,有30間中、小學近百位校長、及師生出席,主禮嘉賓之一,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葉禮德致辭時表示,深信計劃有助學生提升處理和分析資訊的能力,老師亦可增加對傳媒運作及新聞的認識,有利學校資訊素養教育的發展。
報評會主席彭韻僖致辭時表示,三年前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約30萬元,推行首個「與中學生和老師談新聞」計劃後,今年成功再獲撥款近90萬元,推行覆蓋面更廣、內容更深化的「與學生和老師談新聞和資訊」計劃,在今、明兩年為50間中、小學,舉辦到校講座及工作坊,到大學或新聞博覽館參觀交流,以及舉辦聯校資訊查證活動日,旨在提升師生對新聞和資訊的分析能力。
報評會主席彭韻僖:冀把計劃擴展至弱勢社群
她指出,除了中、小學生外,社會上還有很多不同的族群:包括弱勢年輕人、居於院舍的青少年、以至新移民等等,均需接受傳媒資訊素養教育;報評會已落實跟懲教署合作,今年將為在囚人士提供傳媒資訊素養課程,相信未來可以跟各大非牟利慈善團體,探討合作空間,為更多來自不同階層的人士提供傳媒資訊素養課程,建立正確的資訊價值觀。
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葉禮德:計劃提升學生分析資訊能力
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葉禮德表示,報評會的計劃旨在透過多元化活動,提升中、小學生的資訊素養,培養他們明辨慎思的能力及建立包容尊重的正面價值觀,他深信,計劃定能為教育界帶來裨益。
保良局行政總監陳天賜寄語學生 別做手機奴隸
另一位主禮嘉賓、保良局行政總監陳天賜表示,身處資訊爆炸年代,彈指間大量資訊唾手可得,資訊素養對於青少年及學生均非常重要,他寄語學生,資訊科技或手機只是一種工具,善用就是其主人,若被操控或沈迷,就會變成其奴隸。
主禮嘉賓致辭後,舉行簡單而隆重的啟動禮,由主禮嘉賓,包括報評會主席彭韻僖(中)、優質教育基金督導委員會主席葉禮德(右三)、個人資料私隱專員鍾麗玲(左三)、保良局總監陳天賜(右二)、東華三院總監蘇祐安(左二)、報評會委員戴希立(右一)及報評會委員張志儉(左一),手持「與學生和老師談新聞和資訊」的砌圖版併合在一起,喻意計劃正式啟動。